🍉 甲氧氯普胺
甲氧氯普胺
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和胃排空延迟的药物,属于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和5-HT4受体激动剂。它通过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抑制多巴胺受体来发挥作用,常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以及糖尿病性胃轻瘫等病症。
药理学
甲氧氯普胺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多巴胺D2受体拮抗:甲氧氯普胺阻断中枢和外周的D2受体,特别是在化学触发区(CTZ),从而抑制恶心和呕吐。
5-HT4受体激动:通过刺激胃肠道的5-HT4受体,增强乙酰胆碱释放,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
5-HT3受体拮抗(弱效):在高剂量时表现出一定的抗5-HT3作用,有助于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甲氧氯普胺吸收迅速,受首过代谢影响,生物利用度约为30-100%。食物可能延迟吸收。
分布:广泛分布于全身,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代谢:主要在肝脏通过CYP2D6代谢,生成无活性代谢产物。
排泄:主要通过尿液排泄,半衰期约为5-6小时,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延长。
临床用药
甲氧氯普胺被广泛用于以下情况:
恶心与呕吐:治疗化疗、术后或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胃食管反流病(GERD):缓解反流症状,促进胃排空。
糖尿病性胃轻瘫:改善胃排空延迟引起的症状,如腹胀、恶心。
小肠插管辅助:促进插管过程中胃肠蠕动。
偏头痛伴恶心:常与止痛药联合使用,增强药物吸收并缓解恶心。
不良反应
甲氧氯普胺可能引起以下不良反应:
常见(>1%):
嗜睡、疲乏
腹泻、便秘
头晕、头痛
严重(< 1%):
锥体外系症状(EPS):如肌张力障碍、震颤、帕金森样症状,尤其在年轻患者或高剂量使用时。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运动障碍,风险随剂量和使用时间增加。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MS):罕见但危及生命,表现为高热、肌肉僵直和意识障碍。
高催乳素血症:可能导致乳溢、月经紊乱或男性乳房发育。
其他:焦虑、抑郁、过敏反应(如皮疹)。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禁忌症:胃肠道梗阻、穿孔或出血
嗜铬细胞瘤(可能引发高血压危象)
癫痫或帕金森病(可能加重症状)
对甲氧氯普胺过敏
注意事项:避免长期使用(>12周),以降低迟发性运动障碍风险。
老年患者、儿童和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
可能影响驾驶或操作机械的能力。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增强镇静作用:
与酒精、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苯二氮卓类、阿片类)合用可能加重嗜睡。
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可拮抗甲氧氯普胺的促胃肠动力作用。
多巴胺激动剂:如左旋多巴,可能与甲氧氯普胺相互拮抗。
CYP2D6抑制剂:如氟西汀,可能增加甲氧氯普胺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