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INN:acetylsalicylic acid,ASA)又称乙酰柳酸,以商品名阿司匹林(Aspirin)闻名于世,是一种水杨酸类药物,通常用作止痛剂、退烧药和消炎药。
乙酰水杨酸对于止痛及退烧而言,口服后药效一般会于30分钟内发挥;此外,其亦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抗炎的角色上与其他NSAIDs类似,但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效果。因此乙酰水杨酸能用于治疗某些特定的发炎性疾病,例如川崎氏病、心包炎,以及风湿热等等。心肌梗死后马上给药能降低死亡的风险。高心血管风险患者长期低剂量服用可预防心脏病、中风与血栓。乙酰水杨酸还可有效预防特定几种癌症,特别是直肠癌。乙酰水杨酸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已列名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
对急性疼痛而言,阿司匹林是一种高效的镇痛药,但是通常认为其对疼痛的缓解效果不如布洛芬,因为阿司匹林更容易引发胃肠道出血。一般情况下,阿司匹林对肌肉抽搐、腹胀、胃扩张和急性皮肤刺激引起的疼痛无明显效果。像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一样,阿司匹林与柠檬酸咖啡因一起使用的止痛效果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要好。阿司匹林泡腾片,如白加黑或拜阿司匹林,比药片起效更快,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可以有效地治疗某些形式的神经性疼痛
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其中一个常见的副作用是会引起胃部不适。更严重的副作用则包含胃溃疡、胃出血等等,也可能会使哮喘恶化。其中年长者、酗酒者,以及还有服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或抗凝剂者,出血风险更高,妊娠后期也不建议用药。有感染的孩童不建议用药,因为这会增加患雷伊氏综合征的风险。高剂量者可能会引起耳鸣。
禁忌
布洛芬或萘普生过敏的人群、对水杨酸(或一般非甾体抗炎药)不耐受的人群禁用,患有哮喘的人群或会因非甾体抗炎药导致支气管痉挛的人群慎用。因为阿司匹林会对胃壁产生影响,生产厂商建议患有消化性溃疡、轻症糖尿病或胃炎的人群在服用前先咨询医师。患有血友病或其它出血性疾病的人群也不应服用该药及其它水杨酸类药物,患有遗传性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溶血性贫血,这取决于用量的多少和病情的严重性。不建议登革热患者服用该药,因为这会提高出血倾向。患有肾病、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人群不宜服用,因为阿司匹林会抑制肾脏排出尿酸的功能,从而加重病情
互相作用
阿司匹林和其他药物会发生互相作用,如乙酰唑胺和氯化铵会增加水杨酸的毒性,酒精则会增加该药导致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血液中阿司匹林还会影响部分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包括抗糖尿病药(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华法林、氨甲蝶呤、苯妥英、丙磺舒、丙戊酸(会影响该药代谢中的重要一环β-氧化)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另外皮质类固醇能降低阿司匹林的浓度,布洛芬会抵消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影响其保护心血管和预防中风的功能。阿司匹林会降低安体舒通的药理活性,经由肾小管分泌时还会与青霉素G竞争。阿司匹林也会抑制维生素C的吸收。
用法用量
1、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每4小时1次。
2、抗风湿,一日3~5g(急性风湿热可用到7~8g),分4次口服。
3、抑制血小板聚集,尚无明确用量,多数主张应用小剂量,如50~150mg,每24小时 1次。
4、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 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