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又称三硝酸甘油酯 (glyceryl trinitrate, GTN)是一种血管舒张剂。可用于治疗心脏衰竭、高血压、肛裂、经痛,以及治疗和预防因心脏血流减少引起的胸痛(心绞痛),或因娱乐性使用古柯碱而引起的胸痛,也包括心脏病发作引起的胸痛。此药物可透过口服给药、舌下含服、涂抹于皮肤(局部外用药物)或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
不良反应
硝化甘油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反射性心跳过速和严重头痛,需使用止痛剂来缓解。这种疼痛的性质可能会对病患的用药依从性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如果将硝化甘油与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血管扩张剂(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和伐地那非)一起使用,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循环衰竭,甚至是死亡。在进行心脏除颤前,应移除硝化甘油透皮贴片,以防爆炸或灼伤的风险。不过已有研究,结论是除颤时发生硝化甘油贴片爆炸的原因,是某些贴片中金属网的崩溃电压所致。
医疗用途
硝化油用于治疗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严重高血压和急性冠状动脉痉挛。该药物可透过静脉注射、舌下喷剂/舌下锭或皮肤贴片等方式给药。硝化甘油有助于预防,以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效果可能比发作后再用来缓解会更好。这是因为它能补充血液中的一氧化氮浓度,一氧化氮也被称为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但人们在过去尚不清楚它就是主要的活性物质。这也促成硝化甘油透皮贴片的开发,能24小时不间断提供药物进入人体。然而硝化甘油的疗效受到耐受性的限制。人体在持续使用2-3周后会产生急速耐药性。连续给药和吸收(例如透过每日服药,或特别是皮肤贴片)会加速耐受性产生,而限制该药物发挥作用。硝化甘油在短期、脉冲式给药时的效果最好。它也可用于心肌梗塞(心脏病发作)和肺水肿的治疗,同样地,在症状发作的几分钟内迅速以脉冲剂量使用,效果最佳。此外,对于心绞痛发作,也可将其以舌下锭或口腔喷剂的形式给予。
其他用途
初步证据显示,硝化甘油对于治疗各种肌腱病变具有疗效,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加速软组织修复。硝化甘油也用于治疗肛裂,但其浓度通常远低于用于治疗心绞痛的。硝化甘油曾被用于减轻经痛。研究人员曾在过去探讨硝化甘油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上的潜力。然而,加拿大研究者索菲·贾迈勒后来被发现伪造研究结果,而成为该国医界史上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案件之一。硝化甘油迄今尚未被证明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耐受性
长期使用硝酸盐类药物(例如硝化甘油)治疗慢性疾病后,病患会产生耐药性,进而降低药效。耐受性于此处的定义是硝化甘油的症状缓解和血流动力学作用丧失,或需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种现象在硝化甘油被引入心血管治疗后不久就有描述。研究显示硝酸盐类药物的耐受性与血管异常有关,而可能会使病患的预后恶化。这些异常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紊乱。
作用机制
硝化甘油是一种前体药物,它必须先经过反硝化反应(脱硝酸),其亚硝酸根阴离子或相关物质会进一步还原,产生具有活性的代谢物 - 一氧化氮。在体内经历这两个步骤的有机硝酸盐被称为硝基血管舒张剂,而脱硝酸与还原作用的过程则透过多种机制发生。目前关于这类硝酸盐如何产生一氧化氮的机制仍存在广泛争议。一些人认为有机硝酸盐是透过与硫氢基反应来产生一氧化氮,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 、细胞色素P450和黄嘌呤氧化酶 等酵素才是硝化甘油生物活化的主要来源。这个过程所产生的一氧化氮透过血红素依赖性机制,是一种强效的鸟苷酸环化酶活化剂。这种活化作用会使鸟苷三磷酸(GTP) 转化形成环磷酸鸟苷 (cGMP)。环磷酸鸟苷除其他作用外,也作为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的基质,此激酶会活化肌凝蛋白轻链磷酸酶。因此,由硝化甘油等外来物质产生的一氧化氮,会增加细胞内cGMP的水平,并刺激肌凝蛋白的去磷酸化,而启动血管中平滑肌细胞的舒张。
药物代谢
肝脏 (迅速), 红血球, 血管壁 排泄途径:尿液,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