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

搜索结果将在这里显示。

🍑 青霉素

青霉素(Penicillin)也称盘尼西林,由弗莱明1928年意外发现,弗洛里与钱恩1940年代提纯并临床转化,成为人类第一种抗生素,彻底革新感染病治疗。
作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通过结合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阻断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交联,导致细菌在低渗环境中溶解死亡。
至今仍是破伤风、A组链球菌感染(咽炎/猩红热)、的核心药物,也是梅毒的首选药物(无明确替代方案,过敏者需脱敏治疗)但对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无效,且需警惕过敏反应与耐药性。

其他的药物:温柔的安抚免疫系统
青霉素:我的身体是我们人类文明最高科技的结晶,是我们的骄傲!也就是说我超过了所有的药物!!!接招吧!细菌!!!(伸出β-lactam)这是一分钟能发射600发穿甲弹,能贯穿30微米细胞壁的重型抑菌素,每一发子弹都会削掉你的细胞壁!!(开火声)(细菌细胞壁破裂的声音)

杀!伐!果!断!
青霉素没什么擅长的,就是体内杀菌这一块尤其上手。致病菌?杀!益生菌?杀!青霉素过敏者,杀!可惜细菌们也不是白吃白喝的,耐药性问题成了她为数不多的苦恼。所以她尤其羡慕物理学那边的铀235或者高压蒸汽,那是真的随便杀
但各位也请记得做皮试,否则她可能会先把你鲨了。

主要适用场景

  • 呼吸道感染:如链球菌性咽炎、扁桃体炎、肺炎(敏感菌引起)、猩红热等;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脓疱疮、蜂窝织炎(敏感菌引起)、疖肿等;
  • 其他:如流行性脑膜炎(敏感菌株引起)、梅毒(早期首选药物之一)、钩端螺旋体病等。

相互作用

抑菌类抗生素 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

这类药物会抑制细菌生长,而青霉素需依赖细菌 “活跃生长繁殖” 才能破坏其细胞壁,联用可能降低青霉素的杀菌效果,除非医生评估后认为必要(如混合感染),否则一般不推荐联用。
抗凝血药

华法林、肝素 青霉素可能抑制肝脏中代谢抗凝血药的酶,导致抗凝血药在体内浓度升高,增加出血风险(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便血等),联用时需监测凝血功能,医生可能调整抗凝血药剂量。

某些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布洛芬 长期或大剂量联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刺激(如胃痛、胃溃疡风险),也可能轻微影响青霉素的吸收,建议两类药物间隔 1-2 小时服用,或咨询医生选择更安全的搭配。
丙磺舒 (常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

丙磺舒可减少青霉素从肾脏的排泄,使青霉素在血液中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属于 “药效增强型相互作用”。临床有时会利用此作用提高青霉素疗效,但需医生精确计算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毒性增加。

口服避孕药

某些复方口服避孕药 少数情况下,青霉素可能影响肠道菌群,进而轻微降低口服避孕药的吸收(概率较低,但存在个体差异)。若需长期联用,建议咨询医生,必要时额外采取屏障避孕措施(如避孕套)。

用量

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 G(注射) 重度感染(肺炎、脑膜炎) 每日 800 万 - 2000 万单位,分 4-6 次静脉滴注

口服青霉素 青霉素 V 钾片(口服) 轻度感染(咽炎、疖肿) 每次 250-500mg,每日 3-4 次,空腹服用

广谱青霉素 阿莫西林(口服) 呼吸道 / 泌尿道感染 每次 0.5g,每日 3 次;或每次 1g,每日 2 次

复方青霉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耐药菌感染(如中耳炎) 每次 0.375-0.625g,每日 3 次(按阿莫西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