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

搜索结果将在这里显示。

🍊 艾瑞昔布

环氧化酶(COX)分为 COX-1 和 COX-2,其中 COX-2 主要在炎症反应时被诱导激活,促进前列腺素合成,进而引发疼痛、红肿等炎症症
状;

COX-1 则参与正常生理功能(如保护胃黏膜、维持血小板聚集)。

与传统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同时抑制 COX-1 和 COX-2)相比,艾瑞昔布对 COX-2 的选择性更高,理论上可在有效抗炎镇痛的同时,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但仍需警惕其他风险。

有趣的是其COX-2选择性与抑制活性都不如塞来昔布,但这反而导致其在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显著降低,如血栓,心梗等。

同时其也为少数的国产原研药物,其原研厂家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时间为2011年

相比传统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对COX-1的抑制较弱,胃肠道副作用(如胃溃疡)风险较低。但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

塞来昔布的姐妹,同样的COX2抑制剂,是年纪只有14的中国原研妹妹,她比起她的大姐姐更温柔副作用更小,不过药效也更小

主要适应症

目前艾瑞昔布的获批适应症主要针对骨关节炎,具体包括:

缓解骨关节炎的急性疼痛症状(如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尤其适用于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的炎症性疼痛

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因炎症导致的日常活动受限(如上下楼梯、行走困难)。

需注意:艾瑞昔布仅能缓解症状、控制炎症,无法根治骨关节炎,也不能阻止关节软骨的进一步退变,需结合休息、康复锻炼等综合管理

用法用量(需严格遵医嘱)

艾瑞昔布为口服制剂,常见规格为 100mg / 片,剂量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耐受性调整,核心原则如下:

成人常规剂量:推荐剂量为每次 100mg,每日 2 次(早晚餐后服用);若症状较重且耐受良好,可在医生指导下增至每次 200mg,每日 2 次(最大日剂量不超过 400mg)。

用药疗程:用于急性疼痛缓解时,通常疗程不超过 2 周;若需长期(如超过 1 个月)服用,需医生评估利弊(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并定期复查。

特殊人群调整:

肾功能不全者:轻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60ml/min)无需调整剂量;中度肾功能不全(30ml/min≤肌酐清除率<60ml/min)需减量(如每次 100mg,每日 1 次);重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禁用。

肝功能不全者:轻度至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B 级)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 级)禁用。
老年人(≥65 岁):无需常规减量,但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心血管、胃肠道反应),必要时酌情减量。

相互作用

艾瑞昔布主要经肝脏的CYP2C9 酶代谢,因此与影响该酶活性的药物联用,会改变艾瑞昔布的血药浓度,进而影响疗效或毒副作用。

CYP2C9 抑制剂 氟康唑、酮康唑(抗真菌药);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异烟肼(抗结核药) 抑制 CYP2C9 活性,导致艾瑞昔布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胃肠道刺激、肝损伤风险。
CYP2C9 诱导剂 利福平(抗结核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抗癫痫药) 诱导 CYP2C9 活性,加速艾瑞昔布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降低,药效减弱。

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的药物

艾瑞昔布虽为选择性 COX-2 抑制剂,胃肠道刺激较传统 NSAIDs 低,但与以下药物联用时,仍会显著增加胃黏膜损伤、溃疡、出血的风险:

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包括阿司匹林(尤其是大剂量,如用于抗炎时)、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

后果:两种 NSAIDs 联用会叠加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显著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胃肠道出血、穿孔风险升高。

建议:严禁联用(除非医生指导下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抗血栓,需同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质子泵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常用于抗炎、免疫抑制)。

后果:糖皮质激素本身可促进胃黏膜糜烂、抑制黏膜修复,与艾瑞昔布联用会协同增加胃肠道溃疡和出血风险。

建议:尽量避免联用;若必须联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并密切监测黑便、腹痛等症状。

增加心血管风险的药物

艾瑞昔布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血栓事件(如心肌梗死、中风)风险,与以下药物联用时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小剂量用于抗血栓)、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后果:抗血小板药物本身抑制血小板聚集,与艾瑞昔布联用会同时增加心血管血栓风险(COX-2 抑制相关)和出血风险,需严格权衡利弊。

建议:仅在医生评估获益大于风险时联用,且需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定期监测心血管指标(如血压、心电图)及出血迹象(如牙龈出血、瘀斑)。

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维生素 K 拮抗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用于预防血栓,如房颤、深静脉血栓)。

后果:艾瑞昔布可能增强抗凝药物的作用,导致出血风险显著升高(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同时不降低心血管血栓风险。

建议:避免联用;若必须联用,需在医生指导下频繁监测凝血功能(如 INR 值),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密切观察出血症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

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ACEI);氯沙坦、缬沙坦(ARB)(常用于降压、治疗心衰)。

后果:艾瑞昔布可能减弱 ACEI/ARB 的降压效果,并增加肾功能损伤风险(尤其在老年、脱水或已有肾病患者中),间接升高心血管事件风险。

建议:联用期间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如血肌酐、尿蛋白),若出现血压控制不佳或肾功能异常,需及时调整药物。

影响肾功能的药物

艾瑞昔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可能减少肾血流量,影响肾功能;与以下肾毒性药物联用时,会加重肾损伤风险:
利尿剂

如呋塞米(强效利尿剂)、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剂)(用于降压、消肿)。

后果:利尿剂可导致血容量减少,与艾瑞昔布联用会协同降低肾血流量,增加急性肾损伤(如少尿、氮质血症)风险,尤其在老年或脱水患者中。

建议:联用前需确保患者血容量充足(避免脱水),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如血钾),必要时调整利尿剂剂量。
肾毒性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顺铂(化疗药)、环孢素(免疫抑制剂)等。

后果:此类药物本身具有肾毒性,与艾瑞昔布联用会叠加肾损伤风险,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建议:严禁联用;若必须联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监测肾功能(如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并调整药物剂量或疗程。

其他特殊相互作用

锂剂(如碳酸锂,用于治疗躁狂症、抑郁症):艾瑞昔布可能减少锂剂的肾排泄,导致锂剂血药浓度升高,引发锂中毒风险(如恶心、震颤、意识障碍)。联用需定期监测血锂浓度。

甲氨蝶呤(化疗药,也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艾瑞昔布可能增加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加重其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和肝毒性风险。联用需间隔 24 小时以上,并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