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

搜索结果将在这里显示。

🍌 4-Keto-PCP


4-酮-PCP(4-Keto-PCP,化学名称:4-苯基-4-哌啶-1-基环己酮)是一种属于芳基环己胺类(Arylcyclohexylamine)的消遣性设计药物,具有解离效应。其药效介于氯胺酮(Ketamine)和苯环利定(PCP)之间,但在动物研究中表现出更强的镇静作用。

药理学

4-酮-PCP作为芳基环己胺类药物,主要通过拮抗NMDA受体发挥解离和麻醉作用,同时可能具有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和μ-阿片受体激动作用。动物研究表明,其药效强于氯胺酮但弱于苯环利定,且镇静效应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4-酮-PCP可能通过改变多巴胺能系统(如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中的多巴胺受体D1、D2、酪氨酸羟化酶等)诱导成瘾相关的神经可塑性,从而增强其奖励和强化效应。

结构

4-酮-PCP由环己酮单元与芳基(通常为苯基)和哌啶基团相连构成,属于芳基环己胺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与苯环利定(PCP)和氯胺酮相似,但因酮基
的存在表现出独特的药理特性。

药效与作用

4-酮-PCP的药理作用包括:解离效应:导致使用者产生脱离现实、梦幻状态的感觉,类似于氯胺酮和PCP。
镇静作用:相较于PCP,其镇静作用更为明显,可能降低运动敏化效应。潜在成瘾性:研究表明,4-酮-PCP可诱导条件位置偏好(CPP)和自我给药行为,提示其具有滥用潜力。

毒理学

4-酮-PCP的毒理学和药理学特性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作为一种设计药物,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数据有限。动物研究表明,其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认知障碍以及潜在的成瘾性。滥用可能导致类似PCP的不良反应,包括精神病症状、运动功能障碍等。

不良反应和危险

短期效应:可能包括意识模糊、运动失调、恶心、焦虑或心率升高。长期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神经毒性、认知功能下降或成瘾。动物研究提示其可能诱导多巴胺能系统变化,增加滥用潜力。

剂量

轻度效应:5-10 mg,可能引起轻微解离感、放松或轻度镇静。

中度效应:10-20 mg,可能导致明显的解离、梦幻状态和更强的镇静作用。

强烈效应:20-30 mg或更高,可能引发深度解离、幻觉或强烈镇静,但也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意识混乱、运动障碍)。

持续时间:用户报告效果持续时间约为4-8小时,具体取决于剂量和给药途径。

警告:上述剂量未经科学验证,且个体对4-酮-PCP的敏感性可能差异较大。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精神病症状、认知障碍或心血管问题

研究报告

药理学和成瘾潜力研究
一项2020年发表在《Addiction Biology》上的研究探讨了4-酮-PCP及其类似物4-F-PCP的药理特性。研究表明,4-酮-PCP通过改变多巴胺能系统(如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受体D1、D2、酪氨酸羟化酶等)诱导神经可塑性,可能增强其奖励和强化效应。这提示4-酮-PCP具有潜在的滥用风险。研究还发现,与PCP相比,4-酮-PCP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更强的镇静作用,但在药效强度上介于氯胺酮和PCP之间
抗抑郁效应研究
一项研究测试了4-酮-PCP、3-MeO-PCP、4-F-PCP和氯胺酮在小鼠模型中的抗抑郁效应,剂量为1、3和10 mg/kg,分别在单次给药后1小时、重复给药3天和7天后进行评估。结果显示,4-酮-PCP在某些剂量下可能具有抗抑郁样效应,但具体机制和人体适用性尚不清楚
社区报告
在一些药物研究社区(如Bluelight.org)中,用户报告了4-酮-PCP的体验。这些报告通常是非正式的,基于个人主观体验,缺乏科学验证。用户描述其效应为解离感和镇静作用的混合,类似于氯胺酮但更偏向镇静,且持续时间可能较长。部分用户提到其效果较3-MeO-PCP或O-PCE温和,但具体感受因个体差异而异。